河湟鴻儒 立史留名

來源: 西海都市報       作者:    發(fā)布時間: 2015-10-19 08:55    編輯: 蔣文彬         

  在眾多河湟文人中,來氏家族的先祖來維禮屬于比較特殊的一位,清乾隆年間來維禮以平民之身參與編修當年只有朝廷官員才有資格編修的地方志《西寧府續(xù)志》,這部地方志記錄了從乾隆十三年到光緒四年青海地方的民俗、文化、歷史等內(nèi)容,為后人留下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朝廷曾下詔贊譽來氏家族“代傳素業(yè),家風純厚”。來氏家族一直延承著屬于他們的家規(guī)。

  傳統(tǒng)的儒家家訓

  來氏家族的后人來盛福先生,退休后一直從事文史資料研究,在整理青海的史料時,經(jīng)常會引用《西寧府續(xù)志》的內(nèi)容。在來盛福看來,作為一名河湟地區(qū)的文人的來維禮能參與編修《西寧府續(xù)志》這種繁瑣浩大的工程足以看得出他詩文俱精。來盛福對來維禮的了解也是從長輩那里得知的,據(jù)他介紹,來氏家族為后輩取名字與來維禮制定的家規(guī)有關,家規(guī)中對子孫后代要求以“學、乃、身、子、保”按輩起名,希望后輩們要有文化、家庭富裕、人丁興旺。“我父親叫來乃倉,是家中的乃字輩,家族中還有一位叔叔叫來乃延,后來這種按輩取名只遵循到身字輩也就結(jié)束了,按輩起名是我們來氏家族最有威望的前輩來維禮定下來的規(guī)矩,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來維禮本人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宗旨,他也希望后輩們代代文化相隨,不忘立身之本。”來盛福說。

  學高不忘報國

  談及來氏家規(guī)的由來,來盛福介紹了來維禮求學考功名的艱辛歷程。來盛福說:“我們來家以前是城北朝陽村人,據(jù)父親介紹,來維禮考科舉經(jīng)歷了種種磨難,青少年時來維禮刻苦勤奮,曾有著遠大的理想。但是這當中他也經(jīng)歷過種種失敗,從18歲那年初次參加鄉(xiāng)試名落孫山,直到光緒五年(1879年),42歲的來維禮高中舉人,46歲進士及第,來維禮窮盡半生實現(xiàn)了他考取功名、報效國家的愿望??既」γ?,來維禮任戶部主事。后來,他棄官回到西寧在五峰書院任教,一直從事教育事業(yè)。”

  提攜后人編撰地方史

  在來盛福眼中,來維禮博學多識,具有真才實學。來盛福介紹說:“來家老人曾說過當時西寧府知府鄧承偉曾推薦了不少河湟文人編修《西寧府續(xù)志》,而來維禮擔任編修的主筆。為了編修這部對青海歷史文化意義巨大的文獻資料,他傾注了極大的心血。修志是一個極其艱辛的工作,來維禮根據(jù)自己的學識,與同樣編修的文人四處走訪、追本溯源,經(jīng)過辛勤的工作,史稿終于完成了,書稿分九卷,分地理志、建置志、田賦志、武備志、官師志、綱領志等,后來整部《西寧府續(xù)志》由來維禮的學生基生蘭以原稿為基礎完成編修。”(徐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