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臺街道各社區(qū)端午節(jié)活動現場。 倪曉穎 攝
“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又是一年端午節(jié),人們吃粽子、飲雄黃,插艾草、戴香囊,賽龍舟、誦詩詞,體悟傳統(tǒng)民俗,品味厚重的中華民族歷史文化。
鮮艷的黨旗、精致的燈籠、華美的服飾……對西寧市城西區(qū)虎臺街道殷家莊社區(qū)居民王仁菊來說,今年端午節(jié)過得既開心又有意義。6月8日,殷家莊社區(qū)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馨怡手工坊人頭攢動,21名繡娘正在進行一場刺繡活動。
“小巧的銀針,細細的彩線……”繡娘一針一線動作嫻熟而優(yōu)雅,用掇繡、堆繡、平繡、鎖繡等繡法,一幅幅精美的刺繡作品在她們的巧手下逐漸成型,編織出豐富多彩的畫卷。
最引人注目的,要數王仁菊繡制的作品“花開富貴”,紅、黃、綠、藍、桂紅、紫、白七色繡線,精致靈動的造型吸引眾多群眾圍觀、取經。“先剪好綢布的形狀,用一只手捏著綢布的一角,另一只手拿著針,從右邊縫進去,把線從左邊拉出來……”王仁菊耐心地講解著要領。方寸之間,針線翻飛,不一會兒一朵大紅牡丹絢麗綻放,寄予奮發(fā)有為、力爭上游、辟邪避災、迎祥納福的美好愿望。
繡娘用自己“指尖上”的非遺技藝,實現了青繡與社區(qū)文化完美融合,繡出了文明鄉(xiāng)風的豐富內涵。這些精妙的刺繡作品,不僅承載著河湟非遺文化的魅力和特色,也在一針一線間傳遞著大美青海、夏都西寧的文化與底蘊。
“‘青繡’歷史悠久,手法獨特,風格古樸,品類豐富,針法繁多,色彩艷麗,是青海各族婦女世世代代傳承的民間手工藝,具有鮮明的地域民族特色。我們每年端午節(jié)都會組織這樣的活動。”殷家莊社區(qū)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李得春說。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200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自古以來,端午習俗內容豐富多彩,包粽子、做香囊、賽龍舟……都是慶賀端午佳節(jié)的體現。
“端午戴個香囊袋,一年不怕五蟲害”。青海民間對端午節(jié)非常重視,佩戴香囊是青海人過端午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之一。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佩在胸前香氣撲鼻,寓意健康平安、幸福祥和。
6月9日,在海晏路社區(qū),“青青艾草香·濃濃鄰里情”香囊掛件DIY活動正在開展。現場,社區(qū)工作人員衛(wèi)莉認真講解著端午節(jié)的由來、香囊的來源與發(fā)展、種類及作用等,還介紹了香囊的藥材選用和制作環(huán)節(jié)。
隨后,社區(qū)工作人員向大家發(fā)放了草料、布藝、掛飾、針線等制作工具。大家開始了香囊制作體驗,彩布粘貼,細線縫合,藥包填充后再以細線縫好,最后串上穗子,一個個玲瓏奪目、立體飽滿的香囊就制作完成了。有可愛生動的卡通香囊、有造型逼真的花朵動物香囊、有技藝精湛的青繡香囊……樣式繁多、琳瑯滿目?;顒蝇F場更是彌漫著一股淡淡的草藥芳香,沁人心扉。
“香囊蘊含著祛邪防病的美好愿望,社區(qū)活動讓大家既了解了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體驗了自己動手制作的快樂,還增進了鄰里間的互動交流,非常有意義,非常開心。”今年80歲的張瑞玟老人笑著說。
“門前艾草蒲青翠,天淡紙鳶舞。粽葉香飄十里,對酒攜樽俎。大家誰知道端午系的五線繩是哪五種顏色……”在冷湖路社區(qū),有關端午節(jié)傳統(tǒng)文化知識問答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
問答間隙,社區(qū)工作人員提前準備好了糯米、粽葉、蜜棗等包粽子的材料,又進行了泡米、洗粽葉……居民圍在一起,捋粽葉、做漏斗、填糯米、壓緊實、封口、扎捆……清香四溢的粽葉、晶瑩剔透的糯米,在男女老少的手中飛速翻轉,隨即一個個散發(fā)著清香的綠粽就新鮮“出爐”。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一片粽葉、一縷清香、一根細繩傳承著千年的味道。
“注意看手勢,一展、一折、一填、一壓、一繞……粽葉要這樣折疊,填糯米的時候要注意壓實,包裹緊密,不然煮的時候會散開。”社區(qū)居民趙秀玲一邊熟練地包著粽子,一邊耐心地指導身邊的年輕人。
只見一片片清香的粽葉,一粒粒晶瑩的糯米,一顆顆晶瑩的蜜棗,在一雙雙巧手下,轉眼間就被包裹成了粽子。大家一邊包粽子,一邊話家常,整個活動現場洋溢著歡聲笑語,空氣里彌漫著粽香和歡樂祥和的氣氛。大家吃著粽子,甜在心里,喜悅之情溢于言表,“嘗到”了大家庭溫暖的味道。
粽香濃、雄黃烈;龍舟競逐、吟詩折柳;插艾條、菖蒲辟邪,帶銅錢、肚兜祈福……在社區(qū)的一片天地,端午佳節(jié)再次激活歷史傳統(tǒng)、喚起文化記憶,塑造著一個民族共同的心靈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