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晉宋坪56公頃高標準造林、火燒溝西253公頃景觀提升改造,繼續(xù)參與城區(qū)綠化工程,實施湟水林場山地部分和湟水森林公園、湟水國家濕地公園海綿城市建設……1月25日,兩會分組討論上,省人大代表、西寧湟水林場場長陶雅琴介紹,今年西寧市湟水景觀將有大幅提升。
青海省近一半的人口生活在湟水流域西寧段,河湟文化在此孕育,母親河之名當之無愧。對于多年從事林業(yè)工作的陶雅琴而言,綠色西寧發(fā)展的每一個腳印,都和這里的山山水水的變化密不可分。她介紹,近幾年來,按照“湟水清水入城、濕地生態(tài)文化和地域文化展示平臺、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生態(tài)樂園”的要求,通過濕地修復、景觀提升、設施修復等一系列保護措施,水生植物種類明顯增多,湟水河水質明顯改善,棲息的水鳥數量顯著增加,群眾參與濕地保護的自覺性和積極性明顯增強。
“我們的生態(tài)好不好,看公園里的動物就知道。調查顯示,湟水國家濕地公園有野生動物44種、植物103種,其中包括國家和省級保護動物灰鶴、斑頭雁、赤麻鴨等。”同時還任西寧湟水國家濕地公園管理中心主任的陶雅琴說,湟水河穿城而過,流域生態(tài)濕地的存在,讓野生動物在城市中也能實現自然遷徙,這條走廊就是一道生命線。未來幾年,西寧湟水國家濕地公園將陸續(xù)建設全自然護岸24公里、恢復植被112公頃。
“《政府工作報告》里提出要‘抓好國家湟水規(guī)?;謭鼋ㄔO試點和西寧生態(tài)森林公園建設,強化濕地保護與恢復,加大黑土灘科學治理力度。’讓我們深刻體會到了省委、省政府對生態(tài)建設的高度重視和關心,我們定將牢牢把握生態(tài)文明建設和綠色發(fā)展迎來的新機遇,擼起袖子加油干,久久為功,持之以恒實施好‘五四戰(zhàn)略’,為打造綠色發(fā)展樣板城市,建設幸福西寧貢獻力量。”(周建萍)